|
|
 |
|
|
|
|
 |
|
|
|
|
详细信息 |
|
磁力泵的结构特点 |
|
磁力泵的结构特点:磁力泵由泵、磁力联轴器和驱动电机三部分组成。泵轴的左端装有叶轮,右端装有内磁转子,泵轴由滑动轴承支承。托架联接泵和电机并保证内外磁转子的位置精度。当电机驱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通过空气气隙和隔(离)套,带动内磁转子同步旋转,从而带动叶轮旋转。 当磁力泵发生故障时,可以参照以下方法维修: (1)泵轴折断。 磁力泵的泵轴采用的材料是99%的氧化铝瓷,泵轴折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泵空运转,轴承干磨而将轴扭断。拆开泵检查时可看到轴承已磨损严重预防泵折断的主要办法是避免泵的空运转。 (2)磁力泵轴承损坏。 磁力泵的轴承采用的材料是高密度碳,如遇泵断水或泵内有杂质,就会造成轴承的损坏。圆筒形联轴器内外磁转子间的同轴度要求若得不到保证,也会直接影响轴承的寿命。 (3)磁力泵打不出液体。 磁力泵打不出液体是泵最易出现的故障,其原因也较多。首先应检查泵的吸入管路是否有漏气的地方,检查吸入管内空气是否排出,泵内灌注的液体量是否足够,吸人管内是否有杂物堵塞,还应查一查泵是否反转(尤其是在换过电机后或供电线路检修过后),还应注意泵的吸上高度是否太高。 通过以上检查若仍不能解决,可将磁力泵拆开检查,看泵轴是否折断,还应检查泵的动环、静环是否完好,整个转子可否少量轴向移动。若轴向移动困难,可检查炭轴承是否与泵轴结合的过于紧密。 值得注意的是,泵修了几遍查不出问题,应注意磁联轴器的工作是否正常。在考虑转速是否够时,先要检查电机本身的转速是否正常,可用转速计进行测量,在电机转速正常的情况下,可考虑是否会出现磁力联轴器的滑脱。 (4)磁力泵扬程不足。 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有:输送介质内有空气,叶轮损坏,转速不够,输送液体的比重过大,流量过大。 (5)磁力泵流量不足。 造成流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叶轮损坏,转速不够,扬程过高,管内有杂物堵塞等。 1.磁力泵防止颗粒进入 (1)不允许有铁磁杂质、颗粒进入磁力传动器和轴承摩擦副。(2)应在规定温度条件下运行,严禁介质温度超标。可在磁力泵隔离套外表面装设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检测环隙区域的温升,以便温度超限时报警或停机。(3)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泵连续运转时间不得超过2min,以防磁力传动器过热而失。 2.防止退磁 (1)磁力矩不可设计得过小。(2)输送易结晶或沉淀的介质后要及时冲洗(停泵后向泵腔内灌注清水,运转1min后排放干净),以保障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3.磁力泵防止干摩擦 (1)严禁空转。 (2)严禁介质抽空。 (3)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时,应在泵流管入口处过滤。 (4)尽量控制磁力泵的流量和扬程在标牌上注明的范围内,以保证磁力泵在最高效率点运转,才能获得最大的节能效果。 (5)磁力泵在运行过程中,轴承温度不能超过环境温度35C,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C 。 (6)如发现磁力泵有异常声音应立即停车检查原因。 (7)磁力泵要停止使用时,先关闭闸阀、压力表,然后停止电机。 (8)磁力泵在工作第一个月内,经100小时更换润滑油,以后每个500小时,换油一次。 (9)经常调整填料压盖,保证填料室内的滴漏情况正常(以成滴漏出为宜)。 (10)定期检查轴套的磨损情况,磨损较大后应及时更换。 (11)磁力泵在寒冬季节使用时,停车后,需将泵体下部放水螺塞拧开将介质放净。防止冻裂。 (12)磁力泵长期停用,需将泵全部拆开,擦干水分,将转动部位及结合处涂以油脂装好,妥善保存。 (1)检查磁力泵及管路及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用手转动磁力泵,试看磁力泵是否灵活。 (2)向轴承体内加入轴承润滑机油,观察油位应在油标的中心线处,润滑油应及时更换或补充。 (3)拧下磁力泵泵体的引水螺塞,灌注引水(或引浆)。 (4)关好出水管路的闸阀和出口压力表及进口真空表。 (5)点动电机,试看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6)开动电机,当磁力泵正常运转后,打开出口压力表和进口真空泵,视其显示出适当压力后,逐渐打开闸阀,同时检查电机负荷情况。
|
|
【返回】【关闭】 |
|
|
 |
|